发布时间:2025/1/24 15:10:38 点击数: 次
董卿,我们都知道是一位知性大气的央视主持人,她主持的《春节联欢晚会》可谓家喻户晓。在此之前,我们对于董卿的认知还仅仅定位于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可自从她主持了《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一系列传播中国文化的节目开始,观众刷新了对以往董卿的认知。当时,董卿学成回国,受邀担任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不少人以为她只是一个走流程的普通主持人。谁知一亮相,竟成了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女子。节目中,董卿对优美的词句信手拈来,点评都是用古文诗词。当名家念出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董卿对上:“月如无恨月长圆。”选手遗憾退场,董卿送上一句:“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一对父女用诗词创作歌曲,董卿为之感动,竟脱口而出外国诗人叶赛宁的《我记得》。对于她的才气、成就的取得,后来董卿在一档节目里终于道出了缘由:这都得益于她从小培养的阅读习惯。阅读习惯要从小培养曾经看过对董卿的一个采访,作者说:“董卿读书的习惯是从小就练就的。为了培养她的文学素养,父亲每天要求她抄成语,背古诗。中学时,三五天就通读一本国内外名著。早在董卿读中学时,学理科出身的母亲在每年寒暑假都给董卿开列书单。董卿是三五天就通读一本,有时董卿读书实在太快,心存疑虑的母亲还会抽查一下,找出名著中的某一章节,让董卿罗列其中的人物关系,以强记为特长的董卿总能对答如流。”从那之后,读书成了她的习惯。从董卿的例子,我们可以看见,优秀人的习惯并非后天长大之后才开始培养,他们的优秀都是从小开始。如果等到成年行为习性都已定型,再去培养相应的习惯就难了。所以,阅读习惯的培养可谓是越早越好。那从几岁开始培养阅读习惯会比较好呢?答案是10岁前培养。因为这一阶段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主要是在10岁前形成。卢梭曾说:“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0岁。在这段时间中,如果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至后来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永远无法拔掉和剔除了。”所以作为家长的我们,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阅读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孩子无法静心阅读的情况,刚坐下不久,就开始到处乱动。家里买回了几本书,最后都搁置不动。亦或者问孩子都读了什么内容,孩子过了明天就忘。这并不能全怪孩子,可能是家长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其实是有秘诀的。这里我们总结几点建议:一、建立孩子阅读兴趣:家长陪读、带孩子常去书店小学阶段的孩子,要想培养阅读习惯,首先最重要的是解决孩子阅读兴趣的问题。书本虽有颜如玉,但是对于生性好玩的小学生是没有这个认知的。书本比起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而言,显得枯燥乏味。这时候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读书。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当孩子一个人在屋里读书时,他会了无生气,可到了图书馆,孩子顿时变得兴奋起来了。这是因为有人陪同比起一个人做事会更有动力,就是这个道理。同样的,为了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我们还可以在家里摆置书架,自我养成阅读习惯,树立榜样等。二、建立阅读的模式:确定阅读的固定地点、固定时间和建立阅读氛围。要想把阅读习惯化,就要把行为模式化。所谓“行为模式化”,是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固定的模式(时间、做法、地点),并认真执行。因此请把你想培养的习惯化为正确而规律的行为模式吧。比起每天在不同地点或不同时间点采取行动,重复已化为模式的行动会更容易。这就是成功培养习惯的捷径。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找出孩子一天最佳的阅读时间,创建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阅读模式化。三、不是深度阅读,而是广泛阅读我们常常认为要认真对待每一本书籍,如课本一样,要咬文嚼字地理解每句话的含义。可是到头来发现常常是看了又忘,阅读效率十分低下。而日本作家印南墩史却告诉我们,阅读速度与理解程度、记忆效果并不成正比。即便是仔细阅读,“记不住的内容”还是会遗忘。首先应该摒除“仔细阅读的念头”。对于阅读,哪怕我们只对一处留下深刻印象,这次阅读就是成功的。他认为阅读不是为了仔细阅读,而是快速泛读。“并非深入仔细阅读一本书,而是提高阅读量,获取其中的’片段’,积少成多,汇小溪以成江海。这样的理念正是阅读速度缓慢的人们所欠缺的”。把每一本书的知识看成一块积木,我们读的书越多,获得的积木碎块就越多,积木碎块越多,能搭成的模型也就越丰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做到快速阅读的原因。家长如何挑选合适的阅读书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到了选择书籍的时候,很多家长就会犯难了:孩子读《厚黑学》合适吗?孩子喜欢读低俗图书怎么办?我选的书为什么孩子不喜欢?现在市场上的童书太多了,琳琅满目,家长在给孩子买图书的时候要自己先挑选、过滤一下,童书里所包含的价值观很重要,现在有些童书里的价值观是有问题的,虽然并不是说一套书就会把孩子看坏了,但家长筛选一下还是有必要的。一、先考虑“有趣”,后考虑“有用”不是不买有用的书籍给孩子。只是在选择书籍方面上先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如果孩子对家长选择的书籍不感兴趣,书籍再有用,孩子也无法读下去,而且会很打击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二、不要把中小学生作文选当作日常阅读资料在阅读书目的选择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本好看的小说和一篇作文在你面前,问问自己喜欢看哪一个,答案就会出来。作文书籍并不是不选,孩子们也可以看看同龄人的作文,适当地向他们学习。但作为一种常规的阅读材料,对于提高孩子阅读兴趣是毫无意义的。三、选择大家认可的书籍如果实在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书籍好,家长可以优先考虑经典书籍,教育部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籍。其次在选择的书籍的时候还可以根据作者、出版社、当年热销书籍榜单为孩子选择书籍。四、图书和孩子的年龄不需要过分匹配虽然图书上会标有适合的年龄段,但那只是一个参考。家长在选择图书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孩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书籍,大致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难度逐步递进的原则即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zquanhong.com/xgcs/185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