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节_春节习俗_春节团圆 >> 相关传说 >> 10年主持8次春晚,34岁李思思真正的后
Cush·主播
夏萌
本文首发小十点
牛年春晚还有不到40分钟就开始了!
大家都吃完年夜饭、搬好小板凳了吗?
今年的主持人阵容格外年轻,还有两位第一次主持春晚的新面孔。
不过,让我眼前一亮的是,一位熟悉的面孔,罕见消失一年后终于回来啦!
她就是如今的“央视一姐”李思思。
虽然已经到了带新人的“一姐”段位,她今年也不过34岁而已。
30岁出头,很多人工作刚刚迈上一个台阶,生完一胎没几年。
而她,不仅10年主持8次春晚,在央视主持人这个位置上,牢牢站稳脚跟;
还抽空四年生了二胎,有了两个可爱的儿子。
三十而立,对现在的青年人来说,早已成了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为什么她却能三十而骊,事业家庭双丰收?
真的像传闻中说的,有什么厉害的背景吗?
直到我们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后,才知道这一切,并非幸运或偶然。
成功的背后,站着的是她特别会养女儿的妈妈。
养女儿,要九分用心一分狠心
年,思思出生在吉林长春一个普通家庭。
和别的普通家庭一样,妈妈想着给思思报个兴趣班学学。
于是,给5岁的思思选择了舞蹈。
没想到,这个选择,决定了思思的未来。
爸爸工作比较忙,思思小时候都是妈妈带。
每周一、三、五,妈妈都会风雨无阻地骑着自行车带她赶赴舞蹈课。
东北的冬天,路面上总是被一层厚厚的冰雪覆盖。
妈妈骑得异常艰难,但从来没耽误过她一堂课。
课上每天都是下腰、踢腿、劈叉等基本功的训练,循环往复。
对思思来说,训练的枯燥重复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身体撕扯的“疼”。
一开始,她在心里也偷偷埋怨,妈妈怎么那么狠心。
直到有一次,她练软开度,手从趴在地上往后抬,腰也弯过去,老师一直把她掰成对折形。
疼到泪眼模糊时,看到妈妈也在抹眼泪。
才知道为了她学舞蹈,妈妈也是一边忍着心疼,一边咬牙带她坚持。
这条艰苦的学舞蹈路,妈妈带她坚持了8年,直到她初中开始住校。
也正是这段从幼时坚持到青春期的舞蹈经历,磨砺了她不怕吃苦的性格。
说到上初中,当时所有人包括思思自己都以为,会顺其自然地选择北京舞蹈学院附中。
没想到,妈妈却看得更远,认为选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孩子的人生路太单一了。
为了孩子将来能有更多可能性,她力排众议选择了外国语学校,将舞蹈最高学府抛来的橄榄枝拱手让人。
也正是妈妈当初的这个决定,无意中为思思铺就了坦途。
在诸多大型央视节目中,思思说起英语来毫不露怯。
等到初中毕业,同窗大多选择继续在母校读高中。
妈妈又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让思思报考吉林最好的高中—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想要学习和舞蹈双优秀的李思思,不得不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高中时,每天早上6点起,中午休息也是边吃午饭边看书,一直学到晚上7点。
吃完晚饭,8点半进排练厅练习舞蹈,练转圈就一圈一圈练到吐,直到10点大汗淋漓地练完。
高中三年,这样日复一日的磨砺,最终在高考时,以艺术特长分的身份,获得了北大50分加分。
以不加分就可以考上人大的优秀成绩,选择了北大的新闻传播专业。
很多年后,回忆起妈妈对自己的付出,思思依然感慨万千:
“如果那个时候妈妈放弃了,可能我就错过了和舞蹈的缘分,也就不会收获这么多。”
用自己的韶华和坚持,换孩子的青春和未来。
妈妈,永远是那个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的人;
更是那个牺牲自己的羽毛,只为助你飞得高、飞得远的人。
养女儿,要倾尽全力、默默守候
考上大学后,才貌兼备的李思思开始崭露头角。
18岁以大一生的身份,参加马东主持的《挑战主持人》。
成为第一位八期女擂主,一时间惊艳众人。
20岁大二时,再次参加节目,超越一圈学长学姐,一举捧得《挑战主持人》大赛季军。
彼时的李思思,已经成为同台竞技选手们眼中的“女神”,各大主持机会炙手可热的最佳人选。
眼看着女儿越来越忙,妈妈更是义无反顾地辞了工作,过来照顾女儿。
26岁,李思思成为央视春晚史上最年轻的女主持人。
年春晚,所有人都在讨论一个问题:“那个李思思,你知道是谁吗?”
而妈妈自己却顾不上讨论,因为大年初一那天她高烧40度,躺在床上拉着思思说:
“别着急,妈这是为你高兴的!”
原来,春晚直播当晚,紧张到不行的人,除了思思她自己,还有和她母女连心的妈妈。
此后,李思思更是连续5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这中间也不是没有缺席。
年,众所周知,李思思选择了生二胎,首次告别春晚舞台。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其实早在年,春晚开始前两个月,李思思刚生完一胎。
很多人都觉得她疯了,已经主持了3年春晚,刚在这个舞台上站稳脚跟。
这个时候选择生子,不仅打破了央视晚婚晚育的传统;
更是近乎断送了自己职业发展的大好前景。
但是妈妈的一句话,坚定了她的信心:
“孩子妈妈帮你带。”
于是,刚生完孩子的思思,得以没有后顾之忧,迅速投入到15年的春晚彩排中。
在同事面前,她是神速恢复身材的狠人,“你怎么做到的,一天瘦一圈。”
只有她知道,妈妈,才是那个为她兜底的人。
因为孕傻,忘带隐形眼镜了,妈妈打电话提醒;
忘带高跟鞋了,妈妈打电话提醒;
甚至有天,思思看到妈妈打来的电话,检查了身边所有应带的东西,有底气地接了
“我都带了,我要默词了,没什么就不要打电话了。”
妈妈无奈地说:
“你礼服忘带了,我不打电话你等会儿穿什么……”
在别人眼中,我们光芒万丈,骊色骏马,飞云踏海;
只有我们知道,那是因为背后有妈妈,永远在线,倾尽全力,默默守护。
养女儿,助她成为更好的妈妈
有了孩子后,思思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妈妈的影子。
无论头一天的工作有多么忙碌:
她第二天早上七点都会准时起床,陪着孩子玩上一小时。
上午亲子运动会,陪跑陪跳陪冲刺;
下午录像,流泪欢笑腿站僵。
在早起赶飞机难得的静谧时光,不是趁机休息补个觉;
而是写写思思心语或者育儿总结。
自己小时候,妈妈会监督她良好地规划自己的时间。
当她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家时,发现儿子晚睡问题时:
她也会跟孩子严肃地重申,“一定要践行,没有任何商量。”
从青葱岁月的习舞少女,到北大校园的文艺女神;
从顾盼生姿的温婉淑女,到掌控舞台的春晚主持;
从不怕吃苦的文静女孩,到不知疲倦的贤妻良母。
二十年走过,李思思这一路看起来仿佛顺风顺水。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妈妈这个词,给予了她多少力量。
自己是孩子时,妈妈奋力托举她到梦想从未企及的高度;
身为妈妈后,为了给孩子做榜样:
剖腹产之后两三天才能下地的她,硬是靠着:
每天各做次平躺抬腿、侧躺抬腿等康复训练,两个月减下33斤。
只是希望能让孩子知道,任何的梦想,都要靠努力去实现。
一个女孩,到成为优秀的自己、成为好妈妈之前,要经历的太多了。
要不输于偏见,要逆流而上;
要和成见正面交锋,和歧视比邻而居;
要不败给庸常,在忙碌的生活里找到心中的节奏。
而妈妈,是女儿们能昂首挺胸,走到天光大亮的最初、最后、最可靠的守护。
点个“在看”,希望每个女儿都能光芒万丈。
ps,图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文献:
1、年星月私房话李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