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_春节习俗_春节团圆

青未了丨年味散文

发布时间:2025/1/16 10:57:42   点击数:
年味文/路志艳有吃有喝的太平日子真是不经过啊,元旦刚走没几天,春节又近在眼前了。有人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过个红红火火有滋有味的大年了。然而,也有的人觉得现在是天天吃香的喝辣的,天天如同过年,过年不过年无所谓了。再说年味是小二黑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年味是越来越淡了吗?尽然,又非尽然。人们大多有怀旧心态,总是怀念小时候“爆竹声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浓浓年味。放鞭炮,贴春联,穿新衣,吃年夜饭等等勾勒出新年的喜庆吉祥元素。那时候的生活水平远不如今天,小孩子们都盼着过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年的时候能有好吃的,能吃上白花花的馒头、香喷喷的饺子、又酥又甜的点心……每天都把小肚吃得滚圆滚圆的,一个劲地打饱嗝。大人还会给孩子们添置身新衣服,给女娃们“扯上二尺红头绳”,或者是买几个漂亮的发卡。小孩子们穿着新衣服,趁大人不注意抓上几把酥子菜揣进兜里,疯跑到街上找玩伴们显摆。挣压岁钱,也是那时喜欢过年的原因之一。每每临近年关,大人都会给孩子包个小红包,虽然金额不多,但图的是个喜庆。孩子们便拿着这些压岁钱高兴地跑到村里的代销店,买几块糖疙瘩,买几盒摔炮,再买些“窜天猴”。傍黑的时候就跑到空阔的地方,摔响炮,燃放“窜天猴”,噼里啪啦,响个没完没了,吓得胆小的女孩子尖叫着捂紧了耳朵,躲得老远。往往年还没过,压岁钱就花得所剩无几。被大人数落一番后,再死皮赖脸地要上个块儿八角三块五块,继续疯玩……到除夕的时候,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精彩的“春晚”,其乐融融,温馨无比。等零点钟声刚刚敲过,震天响的鞭炮就开始噼里啪啦地响起来了,一直持续到黎明。小孩子们赶快跑出家门,挨家挨户捡哑炮,把未响的爆竹剥去外皮,倒出黑色的炮药沫儿,捏一小撮放进“洋火枪”的膛里,拉上撞针,一扣扳机,接着就是一声爆响。跟着大人给年长或辈长的人拜年也是一件既庄重又有趣的事。近门的一大家子人在长者的带领下走进邻居的院子,对着主人一抱拳,说些过年的恭维话,然后毕恭毕敬地双膝跪在地上,咣咣咣磕几个响头。男主人连忙上前去扶,接着让烟。女主人则捧出瓜子和糖块让小孩子们吃。大人寒暄几句,告辞。接着又浩浩荡荡地到下一家磕头拜年。整个年拜下来,就已经是晌午了,膝盖硌得酸疼酸疼,但收获也满满,大人的两个耳朵上夹满了烟,孩子们的布褡子里装满了糖果和瓜子。串门走亲戚也是过年的一项重要的礼节活动。那时候还不兴盒装奶脑白金等高档礼品,只有桃酥、三刀、江丝等果子。大人提着六包或者八包果子姑家舅家姨家的都要走一遍。回来的时候,亲戚还要回上几包果子。那时候,人们不在乎礼的多少,在乎的是这“来往”中的亲戚味儿。穿着新衣服跟着大人走亲戚也是孩子们“求之若渴”的事。不仅能吃上一顿好饭,关键的是还能挣几个红包。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生活节奏变快了,审美情趣也越来越高了,有的人却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这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以前除了生活水平较低外,娱乐项目也很单一。那时没有手机和微机,没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quanhong.com/xgcs/184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