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节_春节习俗_春节团圆 >> 相关传说 >> 原创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北京的春节
01
第1课《北京的春节》---思维导图几摞书卷,浓缩岁月多少眷恋02
第1课《北京的春节》---导学1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1.会写“蒜、醋、饺”等15个字,正确读写“饺子、鞭炮”等20个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传统文化。3.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教学重点了解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品味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通过比较阅读,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策略1.字词学习本课要求会写15个字,在教学的过程中,可结合词语和具体的语段展开教学,把本课的字和词语分类识记,如“拌、眨”都是动词,“饺子、鞭炮”都是名词。“拌、眨”这两个动词可利用形旁表意的特点进行归类识记,同时通过肢体动作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写字时,可重点指导易写错的字,如“醋”字的左半部分不能写成“西”。2.阅读理解文中列举了许多北京过春节的习俗,趣味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谈谈北京的春节给自己留下的整体印象,再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3.表达运用先通过自主读文来感知文本,再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触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大胆交流生活中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在这种对话中不断感悟,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自悟时间,通过课文和课文后的“阅读链接”的对比阅读,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按时间顺序记叙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结束,是另一种开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