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节_春节习俗_春节团圆 >> 节日起源 >> 腊八腊尽春回,万事粥全有书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耳边的童谣似乎还没散去,昔年的小孩儿就被时光推着往前走。
不知不觉间,我们都从馋嘴的小孩儿,变成了饱经风霜的不归人。
腊八,是腊月的第八天,过完腊八,很快就要到春节了。
虽然童年的时光,只能留在回忆里,但我们依旧可以,趁着这个“风正和,意已春”的腊日:
吃冰打鼓,回馈恩情;吃一头腊八蒜,清点旧日时光,归家团圆;喝一碗腊八粥,添福增寿,尽享人间温暖。
天地交通日和顺,祭祀吃冰宜感恩
据《风俗通》记载,腊八节,最早起源于夏朝,但那时候人们把它叫做“嘉平节”。
到了殷商的时候,就被称为“清祀”,而周朝又改为“大蜡”,直到西汉时期,才有了现在我们所说的“腊”。
在这个时节里,田野里的庄稼已经收割储藏完毕。
而经过一整年的生长,山林里的飞禽走兽,也为了过冬,已经养得膘肥体壮。
所以,已经歇冬的老百姓们,就会经常趁着寒风,去捕杀猎物,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
但在当时,人们只是约定俗成地,在每年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举行祭祀,并把这一天,称为“腊日”。
直到南北朝时代,南朝梁代的著名文学家宗懔,才在《荆楚岁时记》中,明确记载说:
“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于是,从那时候开始,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就成了人们,祈祷天地交通、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感念天地万物滋养、感恩祖先神灵庇佑的日子,一直沿用至今。
这就使得,腊八节也按照咱们现在的说法,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感恩节”了。
所以,在这一天里,古人会吃冻结的冰块,借“吃冰忆恩”的寓意,来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感恩父母:
母亲十月怀胎,辛苦孕育;父亲不辞辛苦,抚育周全。
他们在我们年幼的时候,负重前行,承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用他们的日渐衰老,换来我们无忧无虑的成长空间。
感恩贵人:
我们虽无血脉关联,却有恩重如山。
感谢他们的雪中送炭,在我们困惑时指明方向,在我们无助的时候伸出援手,陪伴我们度过难关,战胜许多困难。
感恩伴侣:
往后余生,风雪暖阳,都有彼此的陪伴。
一起分担最痛苦的日子,也一起享受最美好的时光;陪我们熬过最孤单的时刻,也陪我们走过繁华的季节。
从此快乐倍增,忧愁减半。
感恩天地:
日升月落,潮涨潮落,冬去春来,花谢花开。
在亿万万颗星球中,这一方天地,不仅给了我们容身之所,也给了我们万物滋养。
让我们能成为万灵之长,掌世间兴衰。
腊月风和意已春,击鼓逐疫且暂歇
人们把一年的最后一个月,称为“腊月”。
而在《隋书·礼仪志》中,曾说过“腊者,接也”。
意思是,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
腊月正是新旧交替的季节。
这时,阴气渐渐减少,而阳气日益生发,很容易造成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
加上天地间,那些病毒虽然因为寒冬已经躲藏起来,但是一到气温有所回暖的时候,就会趁人们不注意,侵扰人体。
因此这个季节,也是流行疾病较为多发的时节。
古人说“腊者,逐疫迎春”:
在这个季节里,我们除了纪念、感恩之外,更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quanhong.com/jrqy/17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