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_春节习俗_春节团圆

都说年味消失了,可年味到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9-15 17:47:25   点击数:

这几天在看李子柒做胡椒猪肚鸡+腊味煲仔饭,她的特点就是从万物生长开始,一上来拎出两大扇生猪。散发着腥膻味的生肉大肠猪肝,硬是被她拍得白是白红是红。

刮肠衣、片猪肝、割松枝,撒花椒、白糖、大粒盐、料酒,晶莹如落日的蛋黄塞进猪肝里,看得我好饿。

家在宜昌的小助手说她们老家每逢过年会做全猪宴,把猪的全身猪头猪脸猪拱嘴都做成菜,比李子柒还丰富。一大盆肉剁好,红红一盆辣椒调味,洗好大肠灌进肉,扎口,挂起来熏制。再把一大桶猪血下火锅,肥肉炸成油渣拌饭,猪尾巴卤了拿在手里当零食,从不吃肥肉的我又听馋了。和小助手们聊起童年记忆里的春节,发现我们原来特别期待过年是因为过年真的特别有意思,好吃又好玩。我经历过还没有大棚蔬菜,节前所有店铺关门的年代,北方的春节储备从夏天就开始了。西红柿被捣成酱,塞进洗干净的输液瓶,在只有土豆白菜的除夕,端上一盘西红柿炒蛋,虽然西红柿烂成了糊糊,照样是最受欢迎的佳肴。我妈每年用大缸渍酸菜,至少腌一个月才初初入味,哪像现在超市酸菜醋一泡就卖,醋酸和天然酸味能比吗?北京冬天越来越暖,已经失去了渍酸菜的条件,我一个东北朋友的妈妈定居三亚了,还顽固地坚持在30度高温下渍酸菜,闻者心酸。尽管物质匮乏,春节仍是端出盛筵的时候。我爷爷奶奶是安徽人,小年之前大部分食物已经备好,炸馓子、麻叶,卤猪心、做蒸碗,饺子里会包上一分钱硬币(渐渐变成一角、五角),谁吃到谁是这一年最有福气的人,后来嫌硬币脏,改成了花生、蜜枣。年三十的菜量要往多里做,吃不完才能喻示年年有余。饺子这道最郑重的年夜饭一定要在零点吃,不吃不许睡觉。那时我再困也会熬过零点钟声,不然就若有憾焉。姥姥家是四川的,不吃饺子,做一大桌子鸡鸭鱼肉,粉蒸肉、夹沙肉(两片大肥肉内夹红豆沙),自己家石磨磨的豆腐。还会盛碗,调点蘸水,吃腻吃撑的时候这个最下饭。陕西的小助手家里要蒸几大锅馒头包子,因为过年期间不开火(炒菜),其中会有送给财神爷和灶王爷的花馍,造型花哨,美仑美奂。小孩儿最馋这个,主要是馋花馍上的蜜枣。胆大点的等不及“财神爷和灶王爷先吃”,会趁家长不注意偷偷把蜜枣抠下来解馋。吃好的,穿新的,压岁钱曾经是我过年三大盼头,新衣服是早早买好的,不能提前穿,压在箱子里,初一那天一大早梳洗完毕,从里到外一身嘎嘎新,连袜子都是新的,衣服大多是红色的,父母在那几天会特别慷慨,给我买我想要的而不是便宜的衣裳。《天龙八部》里康敏新年有新衣裳穿的希望化作泡影后,气得剪碎了邻居姐姐的衣服。金庸真的很了解小女孩心思,长大之后或许有实力买下一件衣服的所有色号,但再也不会有小女孩时的喜滋滋。我爷爷是会计,做事特别仔细,他早早把整钱换成连号簇新的零钱,厚厚的一扎还带着银行的条,小手里捏着感觉富可敌国。吃完年夜饭,他把我和表弟叫到跟前,我俩跪下磕头,珍而重之地接过巨款。随着我年纪的增长,爷爷给的票面越来越大,从一毛、两毛到一块、两块。不像现在压岁钱是给孩子父母的,那些钞票是真真切切被我收藏的,想想看,无论转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quanhong.com/jrqy/136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