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节_春节习俗_春节团圆 >> 相关传说 >> 46岁董卿告别春晚13年后,这个女人终于
来源丨德国优才计划(ID:togrmany)
转载授权请与原作者联系
喜气洋洋,猪年吉祥,
年央视春晚主持阵容,
终于在大家的翘首以盼中公布:
康辉,任鲁豫,朱迅,
尼格买提,李思思。
然而网友却炸锅了,
因为,有一个陪伴我们,
13次春晚的主持人缺席了,
她就是,董卿。
年,
她出生在上海一个“学霸之家”,
父母都是复旦大学高材生,
爸爸董善祥是报社的总编辑,
妈妈金路德是大学物理系教授。
而董卿的最高学历是,
上海戏剧学院MFA艺术硕士班。
看过《朗读者》的人,
无不被董卿的才华所折服,
可谁知道,如今惊才艳艳的她,
幼年过的,却是“地狱“般的生活。
她的父亲曾是个贫穷的农村娃,
全凭自己努力和坚持,
才考上名牌大学,
改写了一生的命运。
所以他对女儿董卿,
也怀着同样的期望,
从小就对她施展了“魔鬼教育法”。
他要磨练她的自立。
当时还没洗碗池高的小董卿,
每天都要站在板凳上乖乖洗碗,
即使是极度寒冷的冬天,水冰冷刺骨,
她也得把碗洗得干干净净才行。
他要培养她的文学素养。
在同龄人玩耍嬉戏的时候,
董卿每天在抄成语,背古诗,
埋头于厚厚的国内外经典名著中。
母亲还会不时地抽查提问,
看她是否真的记住了。
他要磨灭她的”娇贵“。
相信每个女孩子,
都希望自己能打扮得美美的,
可她的父亲不许她把心思花在打扮上,
不仅不给她新衣服穿,
甚至还不允许她多照镜子:
“父亲就是希望我温柔乖巧,在家看书习字,我不能上学校的舞台表演唱歌、跳舞类节目,不能在家照镜子超过一次,不能穿花花绿绿的衣服。”
父亲说:“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你每天花在照镜子的时间还不如多看书”。
而最令她痛苦的是身体上的折磨,
每天早上天还黑着,
父亲就会一把提起睡得正香的她,
拉到学校的操场上跑步,
无论刮风下雨,寒冬酷暑,
从未间断。
在“虎爸”的教育下,
她在各方面都比同龄人出色得多,
年,只念了四年小学的她,
连跳两级升入初中。
可更严酷的来了,
上中学时,每当放假,
她都不能在家好好休息,
因为父亲会要求她出去打工,
营业员、宾馆清洁工、广播员……
什么工作她都干过,
她至今都还记得当时有多辛苦:
“我当时只有15岁,第一天到宾馆,当清洁工,十个房间,20张床,一个人打扫。那种席梦思床垫,特沉,我两个手抬都抬不动,还要一手抬着床垫,一手迅速把床单塞进去,然后再把四周叠成平整的90度角,一上午只干了两个房间,别人都去吃饭了,我还在那儿傻乎乎的干着……”
父亲实在太严苛了,
年纪尚小的她,
曾一度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他亲生的。
就在这种”魔鬼式“教育下,
她渐渐长大,对父亲是又敬又怕,
而父女俩之间,
爆发了最大的一次冲突。
她喜欢文艺,萌生了当演员的梦想,
可父母坚决不同意她从事文艺事业,
谁能想到,一向乖巧懂事的她,
这一次出奇坚定,
竟敢鼓起勇气,
反击自己最害怕的父亲:
“父亲一直不同意我考表演专业,我忍无可忍,突然拿起碗对父亲叫道:‘你再说?!父亲见我居然这样对他说话,更加愤怒,开始和我对吼。我也被激怒了,接连将两只碗重重地摔在地上,我的举动无疑招来父亲狂暴的拳打,但我也不甘示弱,对父亲迎面而来的拳头进行反击。”
最终,她”赢得“了胜利,
年,
她如愿考入浙江艺术学院表演专业,
可是很快,
她就在学校里感觉到自卑:
“那时,班里的同学一个比一个漂亮,她们的形体表演也都很出色,老师让我们学做芭蕾的基本动作,大家都做得很熟练也很优美,只有我跟不上节拍,最难过的还是每个周末,周围漂亮的女同学都有男生追求。”
在”天鹅林立“的学校,
她就像一只”丑小鸭“,
可她,并不”服输“。
为了梦想,也为了证明自己给父亲看,
她发挥自己博闻强记的特长,
在擅长的文化课上遥遥领先。
整整四年,
她所有空闲时间,
都是用来背台词,练形体。
周末舍友忙着约会,
只有她窝在宿舍,
诗书相伴,她说:
“我始终相信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
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
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
她没有辜负岁月,
岁月也没有负她!
年,浙江电视台招聘主持人,
她去应聘,
没想到一下子就被录取了。
她主持风格爽朗大气,
很快引起大家注意,
两年后,她又被上海东方卫视录取。
年,
她凭借磅礴大气的主持,
娴熟的英文,一举夺得,
中国播音主持界最高奖项:“金话筒奖”!
第二年,有人请她加入央视,
当时她在上海卫视已有一定地位,
如果选择央视意味着要从头再来。
人害怕的不是辛苦,
是缺乏与生活搏击的勇气。
而经过深思熟虑后,
她以巨大的勇气离开上海,
正式进入了竞争激烈的中央电视台。
在央视,一切归零,
她以初学者的姿态,
重新开始学习和努力。
主持青年歌手大奖赛时,
她每天都会提前几小时,
去现场和每个参赛选手聊天,
只为做好一切准备,
将节目主持到最好。
为了保持完美形象,
防止坐着把裙子弄皱,
她都是跪在椅子上等待和观看的。
有一次她不小心摔伤了,
但她坚持录完最后一个镜头,
医院住院治疗。
她还坚持做节目一定要做出品质:
“我是个较真的人,做人做事都要出品质。采访中没有挖掘到有价值的东西,就会感到沮丧和不安,很怕对不起观众。”
主持人有的时候会遇到突发状况,
没时间打草稿,要随机应变,
而她凭借自己的机智和渊博的知识,
完成了许多次经典的”神救场“!
年春晚的首次彩排中,青年美声歌手王莉在上场的时候不慎摔倒。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她临场发挥,说了这样一段话:“刚才歌手王莉不小心摔倒,好在没影响到她的演出。其实春晚就是这样一个舞台,能站在这里的都是最优秀的演员,大家都是摔倒了又爬起来才走到这里的!”这段话落落大方,又饱含哲理!
年欢乐中国行元旦特别节目中,当接近零点时,现场时间突然出现了两分半钟的空档,导演马上安排她救场发挥。当她开始大方自如地自由发挥时,耳麦里突然出来导播的误判:“不是两分半钟,只有一分半钟了。”
她连忙调整语序,准备结束语,而此时,耳麦里再度传来更正:“不是一分半,还是两分半!”
她临危不乱,走到舞台两头给观众深深鞠了两躬,用“欢乐的笑”、“感动的泪”、“奔波的苦”等诸多排比句即兴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赏心悦耳的“感谢”。肢体停顿让她在紧急中控制住了节奏,加上流畅的语言表达,铸就了这个“金色三分钟”,也成为了主持学上一个完美的案例。
上台的时候从容不迫,
深厚的主持功底让她游刃有余,
动情时自然不做作,
说话时不喧宾夺主,
台风大气婉约,
令人陷入她的魅力中,无法自拔。
她像一块未经修饰的璞玉,
经过岁月雕琢和磨砺,
蜕变成了最美好的自己!
年起,
”央视一姐“的称号,
当之无愧成为她的桂冠。
此后连续13年,
她担任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
元宵晚会及其他重大晚会的主持人。
有她在的舞台,
你总是会感到特别地安心。
她给大多数观众的印象是:
“谦逊、知性、温婉、大气”,
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形容词——教养。
一次央视文艺晚会上,她单膝下跪,
与铁警李博雅叙述家常。
《开学第一课》中,
为了能与腿脚不便的翻译家许渊冲平视,
她三次下跪,与老先生谈笑风生。
有人说:那是摆拍的痕迹,
那是媒体的炒作。
她笑笑:
“我跪下,是因为穿着裙子不好蹲。”
其实,站在她那个位置,
下跪是一种教养,
是一种姿态。
她也有十分可爱的一面~
比如说比萌萌的兔耳朵
高兴的时候还会蹦蹦跳跳
但这样可爱的她,
却始终没有得到爱情的眷顾,
没有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终生的人。
撒贝宁说:“有时候你看董卿的背影,
会觉得她挺孤独的。”
有一年春晚,
最后一个歌舞节目结束后,
董卿问其它三位同台的节目主持人,
录完节目,准备去干嘛?
朱军说:
“我家有一帮朋友等着我回去喝酒呢。”
周涛说:
“我爸妈包好了饺子在家等我,
都催了好几次了。”
李咏说:
“我已经跟媳妇买好了去度假的机票。”
而她却有些不知所措:
“我觉得自己挺可怜的,
我不知所措,
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她独自开车,独自上路,
独自回家,回家也不知干什么好,
就打开电视,
看重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她就这样,一个人,
度过了无数个孤独而寂寞的日日夜夜。
但是,在寂寞这片土地上,
她一个人,
却依然能过得幸福且有滋有味,
那她是怎么过得幸福的呢?
书籍,是她的第一大幸福,
工作再忙,她都会每天阅读一个小时,
她曾说过:假如我几天不读书,
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读书,能让人学会思考,
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安静下来;
读书让我很快乐。
音乐,是她的第二大幸福。
她的家里最值钱的,
就是她的那套音响。
每天早晨起来,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启音响,
听一听自己最爱的古典音乐:
“古典音乐能像海纳百川一样,
包容和消化人的所有情绪,
让你的情感在其中收放自如,
感觉很美妙。”
而她人生的第三大幸福,
是不断地挑战。
她说:
“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
无论什么时候,
我们都不该失去前行的勇气。”
于是年她暂别央视,
再次重头开始,
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节目,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
她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惊喜。
《中国诗词大会》上,
她在诗词方面的文化积淀,
令所有人惊诧,
有人说:
她的气质里不仅藏着擦过的口红,
也藏着读过的书,没有谁,
比董卿更适合诠释这一点。
而《朗读者》的舞台上,
她更以惊艳世人的才华,
折服无数观众,
妙语连珠,佳句频出,
诗词文章,信手拈来。
知乎曾有个提问:何谓董卿?
高赞回答:董卿,美人也。
美人何面?
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
以柳为态,以玉为骨,
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
所谓美人之面。
美人何心?
以诗词为心,以优雅为情,
以真实为本,以智慧为才,
以气质为雅,以教养为魂,
所谓美人之心。
事业再登高峰的她,也终于迎来爱情,
此前有消息,
董卿与密春雷恋爱多年后,
在上海低调成婚,爱他,就是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婚后的她,愈加美丽动人。
而大家最期待的,
是每年在春晚舞台上她的身影。
从年到年,
她主持了13年春晚,从未缺席,
不知不觉中,
我们已经习惯了看她的主持。
年的春节,
令人想不到的是,
她竟因为口红上了热搜
从年至年,
董卿在春晚的舞台上走了13年,
去年没有她的身影,
本以为今年会迎来她的出现,
可没想到这一次,
她却真的要和春晚说再见了......
没有她的春晚,
大家纷纷觉得不习惯,
“好想董卿”词条,
沸腾了整个微博,
“没有董卿的春晚不圆满。”
“春晚为什么没有董卿?
都不想看春晚了!”
还记得,
她曾给倪萍提过这样一个问题:
台上万众瞩目,台下寂寞无助,
曾经鼎盛一时,总有落幕的一天,
怎么平衡和面对?
今年此时,
她自己给出了一个最佳答案:
我知道早晚有一天也是要离开这个核心舞台的,因为没有一个人是能够永远站在正中央,而且是能永远站下去,正因知道早晚有一天会离开,所以我把每一次上台都当做第一次,把每一次见面都当做最后一次。
在春晚这个中国人最瞩目的舞台上,
她站了13年,
带给所有中国人的真挚与温暖,
她已做到完美。
她曾经说: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是作家阿瑟·克拉克的墓志铭:
我永远都没有长大,
但我永远都不会停止生长。
是的,
春晚的告别,是为更好地开始,
春晚,绝不是她唯一的光环!
今年春节,
她终于可以在大年三十的晚上,
和家人坐在一起团聚,
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饺子了。
所以,
今天我们只想对董卿说一句:
感谢有你,新年快乐!
董卿翻唱《好听》,简直太好听!
作者简介:
德国优才计划:欧洲最大自媒体,欧洲最美微刊,带您重拾历史,为中欧文化代言。更多精彩阅读请添加贵州白癜风治疗中心国内白癜风知名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quanhong.com/xgcs/12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