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节_春节习俗_春节团圆 >> 节日起源 >> 人在旅途那些年与火车的缘
第一次与火车的亲密接触是20世纪80年代末,60岁的姥姥带着我和大哥坐火车去西安走亲戚。
我们乘车的那个车站叫黄堤站,当地人无论是出去打工还是走亲戚都要去那里坐火车。
火车在我的眼里很陌生很神奇,那么大的轮子,跑起来轰隆隆地响着,火车启动时会听到一声清脆的汽笛声,胆小的孩子会被吓得哭起来。站台上推着板车卖零食的阿姨吆喝着:“瓜子、话梅,便宜卖了。”馋嘴的我撒着娇让姥姥买,上了火车,我和大哥便毫不客气地抢着吃起来。
那个时候马车是主要交通工具,车站外面停着一排排的马车。从西安回来的那天下起了大雨,爷爷赶着家里的马车来接我们,我刚出车站就一脚踩在了一堆马粪上,惹来大家一片笑声。
上学了也就没有时间跟着姥姥去西安走亲戚了,自然而然也就很少去车站坐火车了。
后来我去郑州上大学,与火车的接触又多了起来。我们学校是一所铁路学校,离火车站很近,走路半个小时就到郑州火车站了,很方便坐车。车站外,人来人往;站台上,人潮涌动;列车上,拥挤不堪。
年,我大学毕业后到宁波工作,进入了铁路大家庭。在这8年多的时间里,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是路途遥远,二是宁波到故乡新乡的交通非常不方便。记得年7月从家里到宁波的一路艰辛,由于没有直达火车的缘故,先在郑州坐绿皮车晃荡了18个小时之后到了杭州,然后在杭州中转,又经过了三个多小时的火车颠簸才最终抵达了宁波。
年7月,郑州与宁波终于有了直通火车。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十几个老乡别提有多高兴了,以后回家终于不用再转车了,而且行程也比原来缩短了两个多小时。原以为我们回家会方便许多,可是没想到它每天都是爆满。那一年春节回家整整站了18个小时,车厢里拥挤不堪,就连厕所里也挤满了人,我水也不敢喝一口。回到家里整整三天都是精神恍惚,浑身没劲。
日子过得飞快,铁路的发展也一天一个样。这些年,随着沪宁、沪杭、京沪高铁的开通,我回家的选择更多了,不仅可以到上海乘坐动车了,而且路上的时间比以前少了6个多小时。
年9月10日,期待的郑徐高铁终于开通运营了,当天我和父亲带着孩子坐高铁回老家,从宁波到郑州多公里,高铁不到六个小时就抵达郑州东站。父亲一个劲地夸着:“高铁可真是快啊,还没有眯眼睡一会儿就到家了,以后咱们回家实在是太方便了。”
专治白癜风北京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