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节_春节习俗_春节团圆 >> 节日起源 >> 中秋节的由来及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我们中秋节还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故事哟~~~
从前,有一个大英雄叫后羿,他的妻子叫嫦娥,后羿得到了一颗长生不老的药,可是后羿的徒弟蓬蒙就想偷了这个长生不老的药,想飞天当仙。嫦娥不给就把药吞到肚子里了,结果嫦娥就飞上月亮了,后羿追不上,只能远远的看着月亮,此时月亮也格外圆格外亮,就像心爱的妻子在望着自己。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宫,默默地遥望下界,思念丈夫和乡亲们。她那美丽的面孔,使得月亮也变得格外圆格外亮。后羿和乡亲们都在月光下祭月,寄托对嫦娥的思念。从此年年如此,代代相传。由于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为中秋节。
在中秋节,人们最喜欢的有挂花灯、猜灯谜等等一系列活动……
在外的游子们,无论有多忙?是否都已经回家陪自己的家人,共度一个欢乐团圆的中秋节?
我园长期招收2~6岁适龄幼儿,宝爸宝妈们,赶紧行动起来吧!
招生对象:2岁~6岁健康儿童
招生
蒙园长
林老师
白癜风得治疗重庆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quanhong.com/jrqy/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