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_春节习俗_春节团圆

春节习俗知多少这份年味满满的资源请收下

发布时间:2025/7/2 11:01:54   点击数:

距离除夕还有2天!

距离春节还有3天!

距离放假还有2天!

不知道大家现在的心情如何呢?

翘首期待的春节假期即将到来

大家是否都在为春节做准备呢?

春节前后有什么习俗和讲究

大家知道吗?

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春节小知识!

过一个年味十足的年!

春节前的习俗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小提示:北方小年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四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旧迎新的意思。

腊月二十五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磨豆腐。”民间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腊月二十六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肉”或“二十六,割刀头”,说的是在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

腊月二十七

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采购。

腊月二十八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或“二十八,把面发”。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

腊月二十九

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早晨祭拜祖先。这也是中国传统尊老敬老的美德。

腊月三十

腊月三十即除夕,除夕有辞旧迎新的意思。在这一天里,要贴门神、春联、年画等,晚上要守岁到第二天的零点。春节习俗

正月初一

早起拜年,放炮仗,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长辈们派发红包。俗话说,年初一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祭财神,祈望到来的这一年要发大财。在正月初二这一年,父母要带着孩子到娘家进行拜访。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又称小年朝,也称赤狗日,中国民间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羊日是汉族民间迎神的日子,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正月初六

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在这一天带人胜,吃七宝羹,吃面条,登高赋诗。

正月初八

正月初八又称顺星节,在夜里举行顺星节的祭星仪式,点灯祈福。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

农历正月初十日,称为石头节,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这一天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俗信否则会伤了庄稼。

正月十一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

正月十二

正月十二是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活动有藏剪刀,收旧鞋,捏老鼠嘴,搭灯棚等。

正月十三

中国风俗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

正月十四

正月十四,喝亮眼汤,试花灯,食糟羹,拜临水娘娘等。

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点起万盏花灯,吃元宵,携亲伴友出门赏灯、逛花市、放焰火,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

过年的热闹和温暖

不仅仅只是辞旧迎新

更多的是因为团圆和亲情

年味儿一直都在!

-END-

素材/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删

责任编辑:Ellie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quanhong.com/jrnr/1906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