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_春节习俗_春节团圆

元宵节由来与传说元宵节是怎么来的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5/4/8 12:53:59   点击数: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节日,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有很多,比如春节过后的第一个节日——元宵节。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一、元宵节的称呼从何而来

这一天为什么被称为元宵节呢?首先,在古代历法中,正月为元月,比如《红楼梦》里的“元春”其名便是因为她生在正月初一。古人又称夜为“宵”,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将正月十五这一天称为元宵节。自此,元宵节伴随着古代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一起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逐渐得以形成。

在后来,元宵节又被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这一天,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会、猜灯谜、吃元宵,阖家团聚,其乐融融,充分体现了元宵节的文化内涵。

二、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节的起源非常古老,有记载说起源于古人类在乡间田野里,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这一说法也贴合历史,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人们最为期待的,便是“丰年”,“瑞雪兆丰年”这一说法,便是很好的证明。人们希望来年“祥瑞”,由此而衍生出了这么一个传统的节日。在随后的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发展,这个节日得以传承延续至今,成为了独特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还有一个说法,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吕后是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儿子惠帝生性懦弱,她便把控了大权。汉惠帝病死后吕后更是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刘氏宗室齐王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这一场“诸吕之乱”才被彻底平定。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之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三、元宵节赏灯的习俗

南北方的元宵节习俗,有一些差异,但观灯会、猜灯谜、吃元宵是历来就有的。赏灯则更为浪漫。

赏灯始于东汉的明帝时期。因汉明帝提倡佛法,恰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蔡愔叙述说印度摩揭陀国正月十五是参佛的吉日良辰,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便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由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这个习俗也传到了民间,逐渐在我国流传下来。

赏灯的习俗,自东汉开始,到了唐朝开始壮大,文人墨客用诗歌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

唐代的诗人苏味道曾在《正月十五夜》里写到:”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张祜更是直接的写出:“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正月十五夜》)。李商隐也写过“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的盛况(《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到了宋代也就演变出了许多浪漫的情怀,比如欧阳修的这首著名的《生查子》里写到: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的《青玉案》里就变成了明目张胆的寻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毛滂的“寻”更为大胆: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临江仙·都城元夕》)。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到如今,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每年的正月十五,围坐电视观看元宵晚会,或者是去看别样的灯会画展,每个城市都根据自己的地方特点展示着独特的城市文化。几百年以后,这样的盛况,也会被后人评说、瞻仰。这就是传统节日的历史纪念意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quanhong.com/jrhd/188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