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节_春节习俗_春节团圆 >> 节日起源 >> 春节的这个习俗,唐代时盛行如今却看不见,
戏说现在已经到了年关,在外务工的大人们已纷纷回到了家乡,这可以说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时候。在临近年关的这几天,相信很多人都变得忙碌不已。因为春节要来了,每家每户都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准备,春节准备年货,这些是从老祖宗就传下来的习俗,而准备的这些年货都是有着很好的寓意的。然而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十分现代化,大家又知道在老祖宗过年时,他们会准备些什么东西吗?其实准备的东西和现在差不多,但是却要比我们现在多上一样。而很多人一说起这样的东西,可能连听都没有听过,那么这样东西到底是什么呢?若要追溯这件东西的起源,那么便要到唐朝时期。其实我们现在留有的一些礼俗当中,很多都是从唐朝时期传下来的。在唐朝时期,那时候的老百姓过年他们就会吃饺子,并且还会放鞭炮。到了大年初一时,这些老百姓们还会提上礼物,相互串门。在当时最起眼的,最被百姓们看重的,最有过年气氛的,那还是当属春幡。很多人可能连这一概念都没听说过,更不要提其中的一些细节了。春幡别名春旗,每到过年时节,唐朝的百姓们就会找来春缯编制。在编制好了之后,还会在上面绣上一些话语,一般都是对来年的祝福,之后便会将其套在竹竿上放在家门口。在那时的各大活动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到春幡。这种习俗一直传到了宋代,那时在宋代的宫廷当中都十分盛行,在武林旧事当中也有记载。所以也可以说,春幡是那时百姓过年的必需品。到了后来,经过漫长的演变,它有了一个新的形式叫做簪花,将簪花发扬光大的是客家女子。那时候客家女子大多都是心灵手巧的,她们以佩戴簪花为美。最开始的时候,春幡被制成花朵盛开的样子,用以衬托这些客家女子。到了后来,春幡的花样也越来越多,除了常见的花朵模样,还有蚂蚁蝴蝶等等。从那时开始,春幡的质地也变了,从沉重的银饰变成了轻巧容易携带的纸质首饰。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都认为春幡已经失传了。其实不然,小编要告诉大家不仅没有失传,春幡在国外还十分盛行。这个国家便是日本。大家都知道,唐朝时期我国的国力是非常强大的,那时候周边有很多国家都慕名而来,前来学习唐文化。日本也不例外,他们派来了很多使者。在学习到唐文化之后,他们就回到日本国内,将这些文化发扬光大,春幡就是其中之一。在日本,到了一些节日时,每家每户都会悬挂鲫鱼旗,其实这就是从春幡演变而来的。虽然到了今天我国已经不再悬挂春幡,但是它却并没有消失。因为现在的人只是换了一种过年方式而已,而春幡带来的美好寓意早已融入到了浓重的年味儿当中,也刻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quanhong.com/jrqy/17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