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节_春节习俗_春节团圆 >> 节日起源 >> 马上新年,杭州38岁二孩妈妈却仍在寒夜里
当它再次升起,将是年
(网友武彦华摄)而就在大家快乐跨年时他们还在路上奔波……
周莉娟兰溪人,38岁送外卖3个月,二孩妈妈新年目标:月入过万38岁,两个孩子的母亲
每晚骑着电瓶车在寒夜中穿梭
“俩女儿都上幼儿园,要花钱啊”
周莉娟是金华兰溪人,年来到杭州,做过电信前台客服、全职主妇。老公是同乡,也在杭州,是一家公司的司机。今年9月,周莉娟成了饿了么外卖员。“两个女儿,一个7岁一个5岁,都上幼儿园了,要花钱呀!”她说。12月31日,跨年夜。老公刚刚下班回家,周莉娟把两个小女儿交给他,从半山的出租屋里推着电瓶车出了门。挡风布、把手上的保暖手套、头盔和电瓶车一起成为她寒冷风雨中的临时归宿。38岁不算是当外卖员的好年纪,站里比她年轻有干劲的小伙子很多,抢单、送单再接单,速度自然也不在话下。晚上第一单来自漾河人家小区,客人点了份炒饭。周莉娟从商家拿了单子,往小区赶去。新天地购物中心外的长浜路,两旁的行道树装点得火树银花。小雨很快打湿了周莉娟头盔上的护目镜,集结的水块逐渐模糊了视线。刚开始没经验被电梯“坑”了好几次
车刚停下,就跑着奔向目的地
一路上与周莉娟的对话,一大半随风吹散去。只见她一路专心握着把手,听着耳机导航,等红灯间隙又接下临近位置的一单,等到了小区,车刚停下就一路小跑着去了。周莉娟的送单范围,一般都在以商家为中心四公里内,基本单单都能准时。当然也有严重超时的时候。上个月,周莉娟连续接了海蓝国际写字楼四五个餐。哪知自己没经验,快到饭点的写字楼电梯忙得等都等不来,四五个餐每单都超时了一两分钟。以至于后一单严重超时了10多分钟。“那单是送树人大学的。起初有半个小时,我以为很宽裕,后来看到时间一点点临近,我还等在写字楼电梯间,身上都直冒汗。还好,后来我好好道了歉,学生也没怪我。”周莉娟说,“大学生嘛,外卖有得吃,就好了。但其实我真希望年轻人少宅、少点外卖。不过既然点了外卖,我必须要热热地送到你手里。”怕家人担心,当初瞒着爸妈送外卖
碰到有人夸自己,她能高兴一天
明年的目标:月入过万!
周莉娟爸妈在兰溪老家,60来岁了,身体勉强还可以。她做外卖这件事,一开始也是瞒着的。直到自己跑了一个多月了,才跟家里说。爸妈总是说,路上小心点,不要跑太久了,她每次都答应着。但老人也许并不知道,每个晚上,女儿会跑多少个小时,路过多少商场与工地,与多少工程车交汇而过,又有多少次是刮风大雨天。但周莉娟自己乐在其中,踏踏实实挣钱送外卖,空闲时与其他小哥小妹们聊聊天说说玩笑,白天就在家抱抱女儿,时间被利用地很充实。晚上有一单,是给一栋公寓楼送一份炸鸡。开门的是个染着金头发的小年轻,才19岁,也是个外卖小哥,叫小姜。“今天不送,我值班看后台,还没吃晚饭呢。”“我觉得年过得挺好啊,虽然单身,单身狗的生活也很好。”小姜年轻的脸庞天真地笑着。还有一单,是送到杨家春晓的一份沙县炒粉干。点外卖的是一家饭店的厨师小许,才20岁出头,刚刚忙了一天,烧了那么多给客人的菜,回到自己的出租房,给自己点一份外卖。“就希望年,赚多点钱吧!家人都健健康康!”小许说。你看,大家都活得特努力特真实。周莉娟就是被这些真实的奋斗感染着。有一回送单时,一个东北大哥向她问路,完了还给她竖了大拇指,“你很优秀,很有干劲,加油!”她高兴了一天。现在,周莉娟一个月平均跑单量是-,挣五六千块钱,这并不算多,“多的人有两千多单,我的两倍多呢。”她经常告诉自己,新的一年,得再努力点,希望明年每月能挣到一万多块,就好了。阳旭华
山西人,27岁
送外卖一年不到
人称“地图王”
花元给大凉山孩子买衣服
“让山里孩子过个好年更有意义”
小伙来杭不到一年成为“地图王”
跨年?不过是个普通日子而已
年的最后一天,27岁的阳旭华却没有做任何迎接新年的准备。还是一件工作外套、头盔,里面再穿一件普通黑色针织衫。他说这就是很普通的一个日子,“庆祝节日,不是我工作的目的。”这个山西小伙子才来杭州不到一年的时间,却被同事们称为是“地图王”。跟着他的电动车,穿行在建国路沿线犄角旮旯的老小区,每当你觉得自己已经迷路的时候,他总能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口子穿出,坦荡大路现身眼前。他说秘诀是自己没事情喜欢上网,搜信息,好奇心强,因此懂了不少东西。当一个来杭州不久的小伙子,告诉你“庆春路曾经是杭州有名的金融街”的时候,确实能感受到他是下了些功夫。
“杭州这个城市有意思,旅游城市,别的城市一般外卖高峰是夏天,高峰过了,秋冬也就来了。但杭州几乎几个月就是一个高峰,感觉时间过得很快,19年都结束了。”小区保安深夜看到他感慨
“我也想跨年,没这个机会啊”
阳旭华拿出手机,跳出来的这一单,目的地是杭州知名的豪宅武林壹号,也是他负责区域的最北面。一路骑车到了小区门口,他一个人走进去,身影消失在豪华小区的密布的绿化里。小区门口站着的保安比阳旭华还小一岁,听说记者跟着外卖员采访,感同身受。“我也想跨年,工作需要,没这个机会啊。外卖员也是的,大家都辛苦,哪个年轻人不想在这种日子放松休息下呢。”晚上一个小时功夫,阳旭华跑了华家池、凤起苑、艮园等好几个地方。从艮园小区走出来的时候,他蛮高兴,他说拿餐的小姑娘跟他说了句“新年快乐”,他心里很暖。
为什么这么拼?他先说自己多工作是为了多还信用卡,攒点钱,后来又说,攒着的钱,有需要的时候可以用。花元买衣服给大凉山的孩子
“让山里孩子过个好年更有意义”
直到跟着阳旭华送了五单外卖之后,记者才知道,他今年悄悄花了六千块,把攒着的钱买了一大堆蓝色外套,寄给了大凉山的贫困孩子。事情的起因,是阳旭华有一位朋友在大凉山支教,发朋友圈说孩子需要过冬,阳旭华就主动过去问需要什么。后来,他自己联系服装厂家,花了六千元定制了衣服,准备直接寄过去。没想到碰到正好是双十一,厂家寄错了地址,寄到了杭州。阳旭华没跟任何人说,这一大堆衣服送过来以后,赶紧又寄了出去。他怕会有人说闲话,说他赚钱不容易,“傻乎乎”捐这么多钱出去。“下单的时候热血沸腾,后来衣服送到山里,孩子们穿上了拍照片过来我心里暖,但等到下个月还账单了,我才开始有些咬牙.....”他从店里取完餐走出来,很认真地说。从那时候开始,阳旭华攒下的钱都有了目的地。每隔一两个星期,他都会买些水笔、本子等文具寄到大凉山。“我觉得吧,像我们这样过不过新年其实无所谓,让山里孩子们有机会过个好年,才会更加有意义吧。”生活不易,却依然有动人的温情
在下方点个在看
给所有奔波在路上的人点赞
大家辛苦了!
记者钟玮李维和
视频廉笑尘刘斌兵钟旭峰邱泽楷俞磊
编辑蟹壳
杭州日报诚意出品
更多新闻下载杭州首席新闻客户端
“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