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节_春节习俗_春节团圆 >> 节日礼仪 >> 大年初一的重要习俗,你做了没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
很高兴与你再次见面
为过去一年的收获而欣慰
为新来一年的希望而憧憬
祝愿新的一年
阳光常打在你的心上
金钱常跑进你的手上
此刻,或许你正准备外出拜年
献上一点习俗小知识
祝愿您和您的家人新年快乐!
在有些地方,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放三枚叫“连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禄寿禧”;放五枚叫“五福临门”;放六枚叫“六六大顺”…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人人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这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虽然这只是俗传,但因为其中蕴含着对来年的期望,于是很多地方依旧保留着这项习俗。
吃斋也是很多地方仍保留下来的春节习俗。“斋”与“灾”同音,而吃斋也意味着“吃灾”,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初一午饭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一锅“罗汉斋”,寓意这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天吃完,往后就可大鱼大肉,祈求来年顺利,所以有“年初一吃斋,胜过吃一年斋”的说法。
其实,除夕夜大鱼大肉,今天是该吃点清淡的啦!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拜年。
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压岁钱,古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而现在,发红包已不局限于父辈对晚辈了。亲友间相互发起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哪里的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quanhong.com/jrly/2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