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_春节习俗_春节团圆

春节民俗丨正月初九天日拜天公

发布时间:2021-7-1 18:05:20   点击数:

正月初九,即春节的第九天,民间认为农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即所谓的“玉皇诞”、“天公生”,亦称“天日”。这一天的汉族民俗,妇女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祭天公

在中国民俗中,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传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这一天都要隆重庆贺。玉皇大帝在腊月廿五会亲自降临下界,巡视察看各方情况。依据众生道俗的善恶良莠来赏善罚恶。玉皇在其诞辰日的下午回鸾返回天廷。是时道教宫观内均要举行隆重的庆贺斋蘸科仪。玉皇的生日,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自午夜零时起一直到当天凌晨四时,都可以听到不停地鞭炮声。

在这一天,不管贫困贵贱,许多人都会在家中正厅摆好祭坛,然后放上玉皇大帝的肖像,以及一些祭品。若是大户人家,那讲究就更多了,他们会分为顶桌,下桌。顶桌供奉的自然就是玉皇大帝,而下桌供奉的一般就是一些天庭上赫赫有名的神仙。

供奉用的祭品也是很有讲究的,玉皇大帝面前可是要摆放上很多东西,如三杯清茶,五种水果等。除此以外,祭品如果需要用上鸡,那绝对不能拿母鸡,只能选取公鸡,有些大富人家也认为,如果想要表达心意诚,祭品就必须全部是完整的,比如说全羊,全牛,而不能有任何缺损,这样是对玉皇大帝的不尊敬。不过小家小户就没这么多讲究了,他们本就难以糊口,能在这天祭拜玉皇大帝,便已实属难得。

民俗谚语

民间传说: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古代汉族人民认为九在数目中表示多数,最多,最大,因此为上。“七不出”,是说初七不要出门做生意和办事情,做不好,办不成。“八不归”,是说出门在外的人,不要在这天回家,“归”有完成之意,“八”寓意“发”,应该“发”的就不应该有“完成”之意。“上九办事一大堆”,是说上九日这天办事,会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办事不仅能办成,还会办得又多又利索。

时至今日,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还会将难办的事情放到这天来办。这天办事效果好,实际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俗信,人们在办事的交际中,认为有皇天在上,不敢虚伪刁难,互相通情达理,事情容易办成。

旧时的这天晚上,男女相聚在大树下(最好是桂花树)唱歌,请玉皇大帝最宠爱的小女儿七仙女下凡,所唱歌曲必须欢乐吉祥,让七仙女高兴,她一高兴,父皇玉帝就会保佑人间一切顺利。

七不出

七不出说的是出门前,有七件事没办好不要出门。这七件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即平常我们说的开门七件事。以前出门的人往往是当家人,是一家的主心骨,因此,必须安排好家里的生活才能出门。

八不归

八不归说的是出门后,有八件事没做好不要回家。这八件事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是古人的八条做人基本道德准则,违犯了任何一条,都是对不起祖宗,都无脸面对家人。

正月初九五更天,

三牲五谷放桌边。

一家老少站相依,

一拜丰收财运添。

二拜健康笑眯眯,

三拜团圆不分开。

真心许愿嘴要甜,

响炮共庆天公生。

最好的财富是品质与精神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quanhong.com/jrly/1523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