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1 5:05:34 点击数: 次
过节日,听故事,节日因故事而生动,故事因节日而流传。今天,我们要讲一讲春节贴福字的故事。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拜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就是把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上。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盛行。关于贴福字,也有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家喻户晓,叫姜子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姜子牙,姜子牙的故事还有很多,今天咱们先讲讲他和贴福字的故事。其实,姜子牙小时候家里特别穷,经常没饭吃。导致一把年纪了还讨不到老婆。一直到了七十岁他才和一个六十八岁姓马的老太太结婚,而且还是入赘,也就是说姜子牙要住到老婆家,以后他儿子姓马不姓姜。可惜姜子牙还是不会挣钱,整天被老婆马氏嫌弃,甚至后来被老婆赶出家门。这遭遇够悲惨吧,但是姜子牙坚持读书,勤学好问,掌握了一肚子的文韬武略。到了七十二岁的时候,姜子牙遇到了周文王,受到周文王的重用。后来姜子牙帮助周武王打败了商纣王,立下大功。上苍让他分封众神,让天下有本事的人都当神仙。姜子牙封神之时,各路神仙分派妥当,可是他那丑陋、粗俗的老婆也伸手来讨神位。姜子牙无奈,便把她封为“穷神”,并规定凡是贴了“福”字的地方不能去。于是老百姓便家家贴“福”字,燃放鞭炮,驱赶这位“穷神”。许多人在贴福字时还喜欢把福字倒贴,认为这是“福到了”。在传统民俗中,的确有倒贴福字的说法,但是倒贴福字是有很多讲究的。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所贴的福字必须正贴不可,从来都是正贴,寓意“正福临门”。倒贴福字有悖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精神。人民网、人民日报,这些年也不止一次科普过,福字的正确贴法应该是:大门上的福字一定要正贴,意为“开门迎福”,倒着贴会把福气挡在门外。福字倒贴的地方,第一种是在水缸和垃圾箱上。由于水缸和垃圾箱里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倒贴福字。这种做法是巧妙地利用“福至”来抵消“福去”,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种是屋内的柜子。柜子上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此外,如果家中有希望转运者,可以倒贴福字。过去为了讨口彩,有时也故意将福字倒贴。过去一些欠债的穷人,往往过了小年或三十早晨,就慌里慌张地把“福字”贴上,把所有的讨债人挡在门外,叫做“穷福”。比较传统的贴福字的时间在大年三十下午,顺序是从外向里贴,先贴抬头福,再贴门福,最后贴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气可以从外面流进来。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墙壁上张贴“福”字,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然而只一个“福”字就能感召而来福气吗?《杂宝藏经》卷一云:意思是说:世间一切的人,如果有人对父母稍作不善,不恭敬孝养父母,那就会获得很大的苦报;相反地,如果能对父母稍作恭敬供养,就能够获得广大的福报。父母对我们的深恩大德,可以说是「恩重如山」,无以为报啊!佛事时,释迦世尊告诉弟子阿难尊者说,世尊在过去世为人子女的时候,非常仁慈和孝顺;作国王的时候,也是慈悲护念百姓;作人民的时候,则是奉敬长上。三界至尊的佛,对父母尚且都能恭敬奉养,何况我们一介凡夫呢?我们从社会新闻当中,常常可以看见,有些人不仅不孝养父母,甚至苛求虐待父母,或者诈骗父母钱财,像这样的人,想要求福根本就是缘木求鱼,不可能的事啊!另外,我们从小到大,不管是生活也好,求学也好,或是为人处事,除了父母以外,更多是因为师长的教导,我们才得以顺利的成熟长大。有些人因为不能奉侍师长,对师长起慢心,这样的话,师长虽然有所传授和教导,我们也总是阳奉阴违,不能履践,当然就会使自己的学业停滞不前,对于未来的事业也是一种阻碍,没有办法往前推进。因此,师长对我们有恩,我们应当要礼敬、尊重。其实,若要得福,还应该做到慈心不杀,《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卷一云:我们常常听到有些人会说那些动物生来不就是给人们吃的吗?远的不说,就拿今年春节前后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说,就是由杀业为导火索呀!希望有缘看到此文章的您,是一个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慈心不杀,心怀善念的有福之人!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01——春节(万年历)
中国传统节日故事02——春节(贴春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zquanhong.com/jrly/142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