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节_春节习俗_春节团圆 >> 节日活动 >> 春节都有些什么习俗,身为灵山人的你了解多
发布
正月初一,
是农历年、月、日的开始,
这一天是农历正月的头一天;
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
春节俗称过年,
是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拜年,
放鞭炮,贴春联,给压岁钱。
正月初一
早起:有的人认为,如果不早起,田坎就会塌。所以要早起。
开门炮仗: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居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
压岁钱:压岁钱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占岁: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
贴画鸡: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中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
团圆饭: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正月初二
祭财神(开斋日):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迎婿日:出家的女儿要携夫婿及子女回家过年。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是女娲造猪的日子,故称“猪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习惯不杀猪。传统习俗要烧门神纸。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是女娲造羊的日子,故称“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羊日是汉族民间迎神的日子。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汉族民俗中说的“扔穷”。
正月初五
牛日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到来的这一年里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正月初六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正月初七
人日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正月初八
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顺星: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
正月初九
天日:正月初九是天日,俗称”天公生“,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
正月初十
石不动: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
贺老鼠嫁女: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
正月十一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
正月十二
搭灯棚:从即日起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选购灯笼,搭盖灯棚。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
元宵节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主要活动有:灯会、吃元宵、演社火。
快来留言告诉小编
你们过春节有什么习俗呢?
欢迎在本文底部留言图文整理:小米审核-推送:同城网-楚楚商务合作:
客服—
发布拼车、便民信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quanhong.com/jrhd/13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