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节_春节习俗_春节团圆 >> 基本简介 >> 春节想带孩子出门这4件事千万小心,别让孩
明天就是除夕了,走亲串友、吃吃喝喝……想想都很激动!
不过,对于家有萌宝的家庭来说,想要让宝宝健健康康地过个开心年,还真有一番功课需要准备哦~
1月29日,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名医大讲堂”微课特地邀请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任吴婕翎主任医师,为大家送上“宝宝健康过年攻略”。
带娃出行交通方式你选对了吗?有宝妈困惑:春节带娃回家,路上需要注意什么?吴婕翎表示,总的来说,春节期间,不建议家长带1岁以下的宝宝长途劳顿,尽量保持正常的作息规律。
如果实在要出门,建议在同一个地点停留时间达到7天以上,以让宝宝适应新的环境。
出行方式方面,吴婕翎认为,对孩子来说,高铁是首选,空间宽敞,温差较小,孩子哭闹时还可站起来稍作活动。
飞机是最不适宜的出行方式。“虽然速度较快,但是飞机起飞和降落,尤其是降落时,气压的变化会让宝宝很难受。”
不少家庭选择自己开车回家。吴婕翎指出,车内空间狭窄,宝宝一直被家长抱着,不能保证得到较好的休息,到家后容易因疲劳出现生病、水土不服等问题。
吴婕翎建议,到家的时间点最好不要选择在晚上。晚上周遭黑乎乎的,孩子对环境不清晰的话,可能会产生害怕心理。最好是中午宝宝刚睡好觉时到家,此时的状态更利于宝宝的适应。
需要注意的是,到家后的第一天最好不要带宝宝见生人,周围环境不宜太嘈杂。
图文无关
带娃出行,最怕宝宝中途生病。吴婕翎还推荐大家准备“宝宝出行贴身药箱”,里面可备上助消化类药物、退烧药、止血贴等。
需要提醒的是,这些只是最基本的药物准备,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孩子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头号危险”零食别给宝宝吃“积食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吃多了。”吴婕翎强调,春节期间一定要控制好孩子的饮食,宁可少吃,不要多吃,建议由一个家庭成员专门管理孩子的饮食。如果孩子是由不同人员进行看护,不知不觉可能就吃多了,再加之春节期间作息规律被打乱,很容易引起积食。
如何缓解孩子的积食?吴婕翎支招——1.平时吃三顿,此时变两顿;
2.不想吃,由他去;
如果孩子表达出不想进食的意愿,不用勉强他吃。实际上,孩子很可能通过别的渠道已经吃了不少食物。
3.助消化药物备身边。
图文无关
春节期间,免不了的零食、饮料对宝宝也有很大的诱惑力。吴婕翎说,对于3岁以上的宝宝,家长可在春节之前就对其进行心理建设,先跟孩子“约法三章”,约定好哪些零食可以吃、哪些零食不能吃。如果担心孩子耍赖不“认账”,还可把约定视频录下来放给孩子听。
吴婕翎提醒,瓜子、花生等坚果类零食堪称“头号危险”零食,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有不少宝宝因此发生意外。“有些家长觉得有大人看着孩子吃就没问题,然而,孩子知道这种零食是可以吃的之后,可能会在家长不留意时自己去吃,就有可能发生意外。”
广报君在此呼吁,每一位宝爸宝妈都应掌握海姆利克急救法,在没有医疗设备的情况下,海姆利克急救法是目前最常用、最简单易学的解决呼吸道异物阻塞的方法。
这么做让宝宝作息规律不再成谜很多宝妈担心宝宝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作息规律到了新环境被打破,该如何避免呢?
吴婕翎表示,宝宝能否适应新环境,关键在家长。不管哪一天孩子的作息都要保持一致,这是家长首先需要建立的观念。
图文无关
有些家长为了赶路,一路开车不停,这并不可取,建议路途时间最好是在宝宝非睡眠时间进行。
此外,有些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吵闹,任由孩子长时间玩手机、pad等电子产品。吴婕翎提醒,不要小看作息的问题,这可能会为宝宝眨眼睛、睡眠浅等一系列问题埋下“祸根”。
4个细节关乎宝宝心理健康亲朋好友相聚,孩子往往成为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gzquanhong.com/jbjj/14504.html